欢迎来到郑州上禅品牌策划公司官方网站!

郑州上禅品牌策划公司

以销售结果

为导向的品牌策划机构

咨询热线 0371-55336616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>>行业动态

返回列表页

郑州餐饮抖音策划之员工拍视频抵触?3步打造全员营销团队

三步破解员工抵触心理,打造高效全员营销团队

在短视频营销成为品牌“必争之地”的今天,许多企业面临一个尴尬的困境:老板拍板要求全员参与视频创作,员工却抵触情绪高涨。有人抱怨“不会剪辑”,有人吐槽“没时间”,甚至有人私下调侃“拍视频不如发传单”。这种“剃头挑子一头热”的现象背后,暴露的不仅是员工积极性问题,更折射出传统管理思维与新媒体时代的断层。如何让员工从“被迫营业”转变为“主动创作”?关键在于构建一套符合人性的激励体系和可落地的协作模式。

image.png

第一步:设计“看得见、够得着”的激励制度

某母婴品牌曾做过内部调研:70%的员工认为拍视频是“额外负担”,但同样有65%的人承认“如果有奖励会考虑参与”。这组矛盾数据揭示了一个真相——员工抵触的往往不是创作本身,而是缺乏动力支撑的“义务劳动”。

物质激励要做“乘法”而非“加法”
传统的绩效奖金模式容易让员工产生“多干多错”的顾虑。借鉴某零售企业的“阶梯式积分制”,可将视频点击量、转化率等指标转化为可兑换年假、培训机会或电子产品的积分。例如,点赞超500积10分,评论区出现产品关键词积5分,直接带来销售的按比例提成。这种将“创作价值可视化”的机制,让基层员工也能感受到个人贡献与企业增长的强关联。

精神激励要制造“仪式感”
某家居品牌每月举办“创意奥斯卡”颁奖礼,通过匿名投票选出“最佳剧情”“最带货文案”等奖项,获奖者不仅获得定制奖杯,其作品还会被制作成企业年度宣传片片头。这种兼具趣味性和荣誉感的激励方式,比单纯发奖金更能激发员工的创作热情。

晋升通道要打开“新赛道”
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,可设立“新媒体运营专员”“内容策划主管”等专属晋升路径。某食品企业就将直播间场控岗位优先开放给内部投稿量前10%的员工,这让原本在行政岗的“段子手”找到了职业突破点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类晋升标准需明确量化指标,避免“领导偏好”带来的不公平感。


第二步:搭建“零基础也能玩转”的内容共创模式

要求财务人员写出爆款脚本,或是让技术宅对着镜头表演,这显然违背了“人岗匹配”原则。好的共创模式应该像拼积木——企业提供框架和素材,员工只需贡献自己最擅长的“那一块”。

主题众筹:把命题作文变成开放选题
某美妆品牌每季度发布“内容创意池”,列出20个与产品相关的社会热点(如职场穿搭、节日礼物等),员工可通过内部平台认领或补充新选题。市场部再根据可行性筛选出10个方向,组成跨部门创作小组。这种方式既保证内容调性统一,又给予员工充分的创作自由。

工具包赋能:降低技术门槛
开发企业专属的“傻瓜式创作工具”至关重要。某连锁餐饮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:他们搭建了包含500条产品卖点话术、300个短视频模板的素材库,员工只需用手机拍摄原素材,就能自动合成带品牌水印和背景音乐的成片。技术部门还制作了《3分钟学会运镜》《手机剪辑十大技巧》等系列微课,真正实现“拎包入住”式创作。

创意孵化器:让好点子变现
设立“内容创投基金”,鼓励员工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提交创意方案。某运动品牌的市场部曾收到仓库管理员提出的“健身器材改造宠物玩具”创意,经过专业团队优化后,该系列视频播放量突破2000万,提案者不仅获得万元奖金,还被纳入产品研发小组。这种“草根逆袭”的案例最能激活团队的创作欲望。

image.png

第三步:植入“服务型管理”基因

当激励制度和工具包到位后,管理者需要转换角色——从“考核者”变为“支持者”。某互联网公司的调研显示,当员工感知到组织的支持时,创作效率提升34%,内容质量评分提高28%。

建立“教练员”成长体系
选拔具有新媒体经验的员工担任内部导师,采用“1位导师+5位学员”的小组制。每周固定开展案例研讨会,分析爆款视频的流量密码,拆解失败案例的改进空间。某家电企业还引入“双教练”机制,由市场部负责人把控内容调性,外聘短视频平台运营专家指导技术细节,形成“专业+实战”的双重赋能。

推行“轻量级”协作流程
打破部门墙是提升效率的关键。某服装品牌组建了由销售、设计、客服组成的“内容特攻队”,采用“晨会布置任务—午间同步进度—下班前汇总问题”的敏捷工作模式。重要项目启动时,甚至会为创作小组配备专属的行政协调员,帮助处理报销、设备借用等事务性工作,让创作者专注内容生产。

营造“不怕试错”的团队文化
每月设定“脑洞实验日”,鼓励员工发布不带企业LOGO的测试视频,根据数据反馈决定是否纳入正式传播。某教育机构甚至设立了“最奇葩创意奖”,奖励那些看似荒诞但引发热议的投稿。这种“去KPI化”的尝试既能收集用户真实反馈,又能缓解员工的创作压力。


长效运营的三大隐形防线

  1. 数据监控:建立内容健康度仪表盘
    除了播放量、转化率等显性指标,更要关注“员工人均投稿数”“跨部门协作频次”等组织活力数据。某化妆品企业通过监测“市场部与生产部的联合创作占比”,及时发现部门协作瓶颈并调整激励政策。

  2. 迭代机制:让规则跟上变化
    每季度召开“共创制度听证会”,邀请各层级员工提出优化建议。某快消品公司甚至将制度修改权部分下放给投稿量前20%的员工代表,这种“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”的机制,使他们的激励方案在三年内迭代了7个版本。

  3. 风险管控:设立内容安全红线
    制作《全员营销合规手册》,用漫画形式呈现常见法律风险。某医药企业还开发了AI预审系统,可自动识别视频中的敏感词和不合规画面,在发布前给出修改建议,既防控风险又避免频繁的行政干预影响创作热情。


结语:从“要我做”到“我要做”的进化论
当某连锁酒店的服务员自发拍摄“客房清洁十大细节”登上本地热搜,当机械制造厂的工程师用动画演示设备原理收获百万播放,这些案例印证着一个趋势:员工不是缺乏创造力,而是需要适合生长的土壤。通过构建“激励-赋能-协作”的铁三角模型,企业不仅能收获海量优质内容,更将培养出一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团队。这场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,是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故事的讲述者、品牌价值的传播者。


上禅总监微信

扫一扫添加

上禅品牌策划公众号

扫一扫关注

推荐新闻

破局生态圈竞争:高科技产品的价值锚点设计

破局生态圈竞争:高科技产品的价值锚点设计

当生态圈成为新战场在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、云计算等领域,企业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单一产品的较量。从苹果的iOS生态到华为的鸿蒙系统,行业巨头们正在通过构建生态圈,将用户牢牢锁定在自己的价值网络中。这种竞争模式下,产品的“价值锚点”设计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——它不仅是用户选择你的理由,更是生态持续生长的核心动力...

2025-04-09

返回顶部